72. 72

《阳金小酒娘》全本免费阅读

72谈话

找她?

珍娘心思一震。

当年抓住阿日金时,他曾急于求死,完全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模样,是被她识破了身份才得以留下一条命,结果他却说:她不杀他,那他就杀了她。

难道他是想借此机会复仇?

复仇她自然是不怕的,只是……

她目光扫过桌边众人,她不想因为这件事让家人担心。

唐瑾:“说来我也好奇,能捉到金国小王爷的,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娘。”

唐珏收回视线,挑了筷子菜送到唐瑾碗里:“那必然是巾帼不让须眉,这些事自有王尚书操心,你倒少些闲心吧。”

唐瑾被长兄堵了回去,只当他不想阿爹扫兴,也没再提,完全没注意到珍娘和唐珏的眼神官司。

用过晚膳,一家人说了会儿话,便散了各自回院休息,珍娘心里存了事,路上走的便慢了些,往日一盏茶的路,她慢吞吞走了好一会儿。

临到自己院子大门处,突然从暗处走出一个人来。

青蕊提着灯笼领路,被突然出现的人影吓了一跳:“大郎君?”

珍娘反倒不惊讶,晚上用膳时她就知道,唐珏十有八九会来找她。

回京十来天了,两个人几乎日日都能见面,原来她以为日日面对他会很煎熬,可时日久了,她竟熟悉了这种相处模式。

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分寸感,他拿捏的极好。

只是今晚的唐珏却有些奇怪,面上看去与往日没什么不同,她偏就有种奇怪的感觉。

“你怎么在这儿?”珍娘装傻。

唐珏没有戳破,“你同我去一下书房,有事找你谈。”

他言辞很认真,是她从未见过的严肃,珍娘抬头看向他,奈何他早就习惯了隐忍,一张脸面无表情。

身处高位,惯于喜怒不形于色,只要他愿意,任何人都猜不透他的心思。

从青蕊手里接过灯笼,珍娘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。

两个人一前一后,珍娘提着灯笼,烛光照在他的后背上,在地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,随着两个人走动,影子也一晃一晃的。

书房在前院,以前是唐太傅的,他致仕后便成了唐珏处理公务的地方,珍娘紧跟着他进了屋,水墨正值守,见他俩进了房间,转身退了出去,贴心的将屋门关好了。

书房面积很大,靠墙的两面全是书架,书架上摆满了书籍,分门别类的整理的很整齐。

房间正中摆了一张宽大的红檀木书桌,桌面上各种文房四宝一应俱全,靠南侧的窗户下放了一张矮塌,榻上摆着小桌几和几个头枕,应该是供人暂时休息用的。

除了书桌后的椅子和矮塌,书房没有其他供人坐的椅子,想来是被侍从收拾起来了,来人才会搬出来。

珍娘没敢坐到榻上,便站到书架边,装作找书的模样。

从进了屋,唐珏的视线便再没离开过她,珍娘想假装没看到,可身体却诚实的很,就当她快要装不下去时,唐珏才开口:

“阿日金找的人是你吧?”

珍娘知道委托齐家帮忙隐瞒的事情,瞒得住别人却瞒不住他,索性也没有争辩:“嗯,大概是吧。”

“你可知他为何要找你?”

“也许是想要复仇?”珍娘无奈的笑笑,把当年擒获阿日金的经过细细的说了一遍。

“他说若我不杀了他,那他就要杀了我。”

“我当时察觉他的身份不一般,想着交到镇北将军手里,兴许能拿到更多好处。”

她当时的决定,完全是从利益角度考虑,“从未想到他竟这般记仇。”

听完讲述唐珏沉思不言,珍娘当初的决定并无不妥,阿日金作为金国皇室最小的儿子,留着他比杀了他泄愤要好,当初太子被圈禁,而后得以平反的证据,也是利用阿日金才拿到的。

但若说记仇?唐珏可不这样认为。

作为同为尚书的二品大员,皇帝身边的心腹重臣,唐珏知道的消息比唐瑾要多的多。

阿日金虽曾遭俘虏,可他现在却是金国皇室里数一数二的掌权王爷。

虽说现在还猜不出阿日金要找珍娘的目的,但可以确定他绝不是要报仇,若说“恨”,阿日金自然可以恨到珍娘头上,没有她他不会沦为阶下囚,但若不是她,他也不会有今日。

毕竟若不是珍娘的劝说,阿日金如今早就化成黄土了。

书房里烛火很亮,珍娘侧着身站在书架前,不知何时手里多了本杂记,正借着烛光胡乱翻看。

她这些年又长高了些,边塞的生活让她消瘦了不少,回京这么多天也未见补回来,可毕竟年岁再长,身段比在阳金时玲珑了。

今日不曾出门,她便只穿了件居家的窄袖襦裙,藕荷色的裙子更显得她面白如玉,站在他这处看去,高高扎起的裙子极凸显她的身材,尤其是她隆起的胸线下细腰纤纤、盈盈一握。

闪烁的烛光映在她脸上,白皙的肌肤渡上一层盈润的光,令人沉迷的朦胧之美。

唐珏嗓子有些痒,端起桌上的凉茶猛灌了好大一口,冰凉涩口的茶汤滑过他的口舌,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。

压住嘴角苦涩的笑意,唐珏收回心神,细细回想使团一路进京的经历。

从奉天到京都十余天,他与使团同行,阿日金明明有很多机会提出寻找珍娘,偏一句未提,反而在谈判最紧要时,拿这件事当做筹码。

这中间透着些许古怪。

一国使团出使,离开前必然对此行要达成的目的有过预想,阿日金的这个要求,显然不是在金国时就有的,反而更像临时起意。

阿日金很可能已经知道了珍娘的身份。

唐珏半晌没说话,珍娘把注意力都放到手里的游记上,这是本古书抄本,读起来有些晦涩,但连猜带蒙的也能看懂,正看到兴致处,听见唐珏问她:

“近些日子,你可有去过谁家?”

“也没去过谁家。”珍娘回京后,唐府并未张扬,除却唐府常走动的几个府第,她跟着唐夫人转了转,并未过多走动,若说去的次数最多的,倒是以前同唐府来往不多的郑家。

郑家不似唐府这般书香门第,而是军曹人家,家中几代子弟均在军中就职。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