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阳谋,离间北门学士

明德殿,李显上座。

程务忠站立中央,拱手道:“回禀殿下,卢照邻秋日以来,身体病重,如今在钟南山修养;苏味道被裴尚书征调军中,任管书记,兼监察御史;邕州僚乱,李峤任监察御史,奉命充任监军,随军南征,如今可用者,杜审言,杨炯和宋之问。”

李显看了薛元超一眼,薛元超点点头。

李显又看向姚令璋,李绚和苏良嗣,三人同时点头。

“那好,如此便将奏章送往紫宸殿。”李显松了口气,然后说道:“其他诸事妥当,只是如今东宫太子洗马暂缺,不知诸位爱卿可有推荐。”

“殿下,还是稍微等等的好。”薛元超低声说了一句。

李绚在一旁,跟着说道:“可以先让太子舍人田游岩行太子洗马事。”

李绚一句话,姚令璋和苏良嗣同时诧异的看向两人。

尤其是苏良嗣,他更加知道,那日皇帝登嵩山,见潘师正,田游岩就在旁边,而李绚和薛元超也跟着随侍……

他们瞬间就恍然明白,这个太子洗马的位置,就是皇帝为田游岩留的。

只不过是现在,田游岩的资历还不够,这才让事情拖延了下来。

而李绚和薛元超却同时明白了这一点。

看到李显有些不明白,李绚眼睛一转,开口说道:“殿下,太子洗马长久空缺也不是事,不知可否请奏陛下,从北门学士之中抽调一人到东宫任太子洗马?”

李绚一句话说出,李显猛地抬起头。

姚令璋眼神中露出惊喜之色,苏良嗣则是眼底透出深深的忌惮。

这一招是阳谋,就如同当初李绚推荐他回英王府任职一样。

如今姚令璋虽然还有密卫职司,但他和北门学士本就不近的关系,逐渐开始疏远。

可是这一招如果放在北门学士的身上,也是一样的适用。

北门学士那些人,虽相互团结,共分宰相之权,与太子抗衡,但那时候,太子是李贤。

李贤身边有一大班和北门学士并不友好的臣子在。

如今太子成了李显,东宫的威胁反而没有那么大了,北门学士之间,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团结了。

而且李贤被废,皇帝没有选择更加聪慧的李旦,而是依旧按顺序,选择了李显。

不说别的,李显起码没有那个胆子,像李贤一样去造反。

这样一来,想要如同抓李贤把柄一样的抓李显的把柄,可没有那么容易。

而且皇帝的身体眼下看来还行,但谁知道呢,李旦未必能够等到李显被废的那么一天。

这种情况下,北门学士自然要为将来考虑。

“便照王叔说的去做吧,请奏父皇,看看谁人合适?”李显转头看向姚令璋。

众人不由得心里一跳。

李显这番话,也参杂着一点凶险。

北门学士内部,难免会因此而有所冲突。

“直接定左史范履冰吧。”薛元超这个时候突然开口,看向李显,又看向众人说道:“东宫是需要别人来做事的,而不是需要因此来算计其他什么的。”

“薛公所言有理。”李绚直接点头,说道:“北门学士亦是殿下臣子,该如何查其所长而行之,殿下需要认真考量。”

薛元超赞同的点头,李显是完全可以承继帝位的。

既然如此,北门学士那些人,也就一样是李显的臣子。

这些臣子究竟将来该怎么用,都是必须要仔细衡量的。

苏良嗣在一旁听着,脸色逐渐郑重起来。

虽然他知道北门学士对于李旦承继皇位依旧有信心,但看到李绚如此自信的教导李显,心中不由得有些郑重。

难道说,李旦真的没有一点机会。

在李贤被废之后,朝中官员说起李绚,很多人都直言,在最早的时候,南昌王就已经看透了东宫最深沉的隐患。

但是东宫没改,这才导致东宫被废,如今一切再度重来,李绚已经入东宫任太子少詹事。

他如何教导李显,也是朝野瞩目的事情。

“另外,殿下过几日若是有时间,也该去看望一下周国公了。”李绚一句话说出,殿中所有人都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。

……

阳光明媚,天气渐寒。

李绚迈步进入明德内殿。

其他人在外殿办公,李绚前往来给李显上课。

这还是他第一次给人上课。

“王叔!”李显认真的站了起来,神色有些不安。

“殿下。”李绚拱手,然后说道:“殿下请坐。”

李显这才坐了下来,然后笑着问道:“昨日薛公和苏司马,还有今日的姚詹事,都讲了什么?”

李显神色有些复杂的,说道:“薛公昨日讲了三家分晋的故事,苏司马讲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,而姚长史则是讲了论语第一篇,有朋自远方来。”

李绚眉头一挑,说道:“倒都是拿出来真本事。”

三家分晋,绕不开智伯。

虽然说有嫡庶传承的故事,但是臣子权利威望太大,的确容易威胁到皇帝。

甚至一旦身死,还会导致国家破灭。

郑伯克段于鄢。

弟不弟,兄不兄,母不母。

论语第一篇,有朋自远方来。

朋因何而来,有求无求,无求当喜,有求,自然也当喜。

“今日我们学《老子》首句,道可道,非恒道;名可名,非恒名。”李绚拿出来《老子》,放在桌案上。

李显一脸茫然的看向李绚,他不明白,《老子》首句,有什么好学的。

李绚站在一旁,平静的说道:“殿下可知,在汉恒帝之后,《老子》首句被改为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?”

“是!”李显认真拱手。

李绚继续开口,问道:“因何而改?”

“避恒帝讳。”李显答得非常认真。

“嗯!”李绚将一整本《道德经》放在李显的面前,然后说道:“那么请殿下将这本《老子》中所有避讳的词字全部都改过来,然后重新再读《老子》。”

李显眼睛一亮,随即拱手道:“喏!”

桌案上摆放的这一本道德经,都是秦汉以来,因避讳改过的新书,甚至还包括本朝高祖,太宗,和李治三人的避讳。

不到半个时辰,李显已经全部改完。

再看《老子》,他虽然之前就已经看过改后的版本,但如此不同的味道,还是头一次感觉。

李显抬起头看向李绚,神色已经清明许多。

李绚点点头,然后说道:“这便是今日的第一课,《老子》自秦汉以来,改过二三十字,放在整本经典当中,字数更是不少。如今仅是到本朝以前,殿下试想,在千百年后,避讳更多,后世还能看到《老子》原貌吗?”

李显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,他已经隐隐猜到了李绚想说什么。

“《老子》如此,那么《春秋》,《史记》,《论语》,我等如今看到了,是真的《春秋》,《史记》,《论语》的原貌吗,换而言之,千百年之后,后世再看《春秋》,《史记》,《论语》,又能看到什么?”李绚一句话,如同黄钟大吕般敲醒了李显。

李显抬头,满脸震惊。

“殿下好好想想,哪里,什么书,是殿下看过的,总觉得不对劲的地方,然后反推正本,先贤的真意,就会出现在眼前。”李绚的目光落在了一侧桌案上的诸多典籍之上。

“避讳,遗失,被人刻意涂改,林林种种,世界的真相被掩盖,想要重新发现真相,就要靠自己亲手去挖掘。”李绚一只手按在了桌案上,侧畔帷幕之后,一名太子舍人正在快速的记着李绚说的每一句话。

“三郎受教了。”李显站了起来,对着李绚认真拱手,神色肃然。

就在这个时候,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,一名内侍出现在门口。

“何事?”李显有些不悦的看了过去。

内侍立刻拱手:“太子妃身体不安,请南昌王过去看看。”

“御医呢?”李显眉头顿时紧了起来。

韦氏身体不安,应该是去直接找御医,怎么找到这里来了。

李绚笑笑,说道:“好了,或许如果是臣的话,更容易被太子妃殿下信服,走吧,殿下,我们一起去看看吧。”

“好!”李显站了起来,目光看向前方。

虽然距离之前不过过去片刻时间,但李显行走之间却稳了很多。

……

东宫后殿,李绚伸手按在韦氏脉门之上,眼睛微闭。

片刻之后,李绚才松了一口气,然后转头,温和的看向李显,说道:“不是什么大事,只是最近补的很好,有些活泼了。”

李显转头看向侧畔,说道:“日后食量减轻……两成。”

“喏!”身后的内侍躬身应命。

韦氏有些诧异的抬头,看向李显。

李显以前没怎么果断的。

韦氏眼睛一闪,就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,她看向李绚问道:“王叔,听说,王叔要和太子在周国公生辰之日登门拜访?”

“是!”李绚眉头微簇,但瞬间就放开,然后认真的解释道:“周国公毕竟天后内侄,殿下表兄,为免重蹈覆辙,还是接触一下的好。”

韦氏顿时了然,李贤被废,与武后的关系紧张是重要原因。

如今他们接近武承嗣,也是缓和关系。

“如此便好。”韦氏有些感慨的笑笑,随后说道:“本宫接触东宫时间不长,东宫内库不丰,所以生辰之礼,从英王府拿了不少,还望周国公到时不要嫌弃。”

“殿下动了自己私房?”李绚眉头紧皱,转身看向李显,问道:“殿下,东宫自孝敬皇帝,到二郎,都有不少产业,东宫一直继承,怎么会突然没有了,是内府拿走了吗?”

“此事倒是不知。”李显摇摇头,脸色阴沉。

“看样子,得查查了。”李绚的目光轻轻掠过,韦氏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。

苏味道(648年-705年),赵州栾城人。

宋朝“三苏”的先祖,中国唐代诗人、官员。

少有文名,与同乡李峤并称“苏李”

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