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8 章

《白头吟》全本免费阅读

国学洽谈会这天,洛京市文联主席,省里作协理事,历史文物研究院的沈院士以及具有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的于晓罗一同站在大礼堂台阶旁,个个西装笔挺,抱着手,相互说笑寒暄,驻足等待。

在这一干人面前,温黎就是个不起眼小角色,倘若不是老师提携,她连接待亦没资格。

这几日温黎鞍前马后的跑腿,此时此刻,低眉顺目,抿着红唇,眼观鼻,口观心,乐得清闲。

不知怎么,提起东莞作协的许副主席,于晓罗颇有感叹,“如果老许在就好了,他向来是个喜欢热闹的,前两年我老母亲身体不好,家里不安宁,生意场上又有动荡,整天心神不宁……前一年,老许突然找我,找我说什么呢,他说,晓罗啊,我突然很想过去的事儿,你带我去古岘镇,即墨城建城之地,穿越九曲巷寻古访幽,哦,还有二十年前,你带我去海上世界参观明华轮,现在那明华轮,还在吗?……”

于晓罗叹了口气,去看其余几个,“我跟他说,填海之后,明华轮现在被包裹在一群高楼大厦之中,已经不复当年盛景了……那个时候,我倘若晓得老许得了癌,一定跟他说,在,还在,阔气着呢……”

省里的作协主席听于晓罗这么一讲,也跟着思绪翻飞,神情凝重下来,“我听说老许故去,也很突然,不过也好,他身子骨弱,经不起化疗那些折腾……”

几个人回忆往昔,皆是一番怅然。

直到一辆,印着洛京旅游专车字号的大巴车,从东边远远驶来,一众人才收拾心情,这个扯了扯衣袖,那个整了整衣领。

换上一副喜庆面容。

这香港国学研究院的代表,便从大巴上下来。

打头阵的,就是文坛上声望最隆的任国伟,一袭深色中山装,半头银发,年逾六十,不过别看任国伟年纪大了,等闲喜欢甩甩鞭子,所以身形还算利索。

一下车,就抛下身后跟着他的几个研究学者,教授,副教授等人,上前一步,赶紧跟洛京市文联主席,省里作协理事,历史文物研究院的沈院士还有于晓罗几个人激动万分,一一握手。

两边大拿泰斗的热情会晤,哪有小鱼小虾什么事,就连洛京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,都得往后排。

至于李怀旌,那也得是后入场的。

等于晓罗他们走了,进去落座以后,再让负责接待负责礼仪的后辈,在这里迎宾。

温黎就是迎宾的后辈之一。

不过除了迎宾,温黎还负责场控,负责茶歇点心以及晚宴的各项事宜盯梢,所以今天她的任务最不起眼,也最忙。

需要前面后面的,来回跑。

于晓罗进门,上电梯之前,倒是寻了个空子,把温黎拉到一旁,嘱咐了句:“晚宴,你跟着我坐。”

温黎反应两秒,“我被后勤安排在学者那一桌……”

于晓罗嫌她不上道,“啧”一声,抬胳膊拍了拍她的肩背,“你只管跟着我,我看谁敢多嘴。”

这是个崭露头角的好时候,于晓罗是想提携她。

温黎不由地,低下头,乖巧道:“我明白您的心意,老师。”

于晓罗一脸和蔼,这才眉开眼笑,满意地点头,“去忙吧。”

贵宾入场就坐,茶水点心送进去,安排妥当,温黎才松了口气。

大礼堂温度适宜,二十五度上下,温黎从大厅出来,才晓得手心出汗,一抬手,额头上竟然也挂了两滴汗珠。

将将二十六岁年纪,又不是上流社会出身,这在温黎有生之年,也是第一次,应对如此之大的场面。

紧张也在所难免。

于晓罗前两日,倒是找温黎谈话了一次,让她莫要感情用事,抓住这次机会好好表现,还说,“黎黎,有于老师给你保驾护航,以后大场面还多着,这才只是小试牛刀……”

“文人,一定要先扬名再立万,保持住自己的高度,钱顺带着就来了。”

温黎心有质疑,但她能接触的,身边道行最高的高人,就数于晓罗了。

于晓罗经常教育她,“保持思想高度,才能与高人同频共振。”

当初,温黎也是在思想高度极高的情况下,结识了李怀旌。

只能说,思想高度这东西,千万不能涉及感情,否则会变成一面照妖镜,照出来,你面目最狰狞的样子……

温黎恍惚了一瞬,不再想什么儿女私情,拿了宾客名单,随手翻看两下,三步并作两步往外走。

而李怀旌等生意人,就在此刻,从外头进来。

李怀旌就夹在一堆人最前头,虽然阵仗和于老师相比,远远不及,不过打眼看去,那也是人堆里,众星捧月,最年轻最扎眼,最让年轻姑娘频频回头的一个……

论文化,虽远远不及温黎,不过这些年,李怀旌没少看书,没少学法律学知识,自然不是个吃素的。

那贵气,那气场,却是真刀实弹,用实力,用头脑,用身份地位堆出来的。

众人一衬托,反让他多出来几分,高处不胜寒之意。

身份地位摆在那,众人自然也是吹捧的。

这个说:“有日子没见怀旌了,上次我去海南,想拉着你一起度假,你就是不赏哥哥脸。”<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