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蛇吞雁雀

十分钟后,现场一片寂静,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朱晨逸的身上,还没得朱晨逸说话,旁边的老人表情骇然,颤声问道:“你说四狗子吃过饭,曾下黄塘洗过澡?你确定?”

“天气热,我家男人下水洗澡有什么不对?”四狗子媳妇一脸茫然的望着老人,不解的问了一句。

“看来传说多半是真的……”听到四狗子媳妇准确无误的回答,老人脸色煞白连退七步,直到扶住院子里的一颗大树,这才稳住心神,大口喘息半响之后,一拳打在树干上,厉声怒吼:“一百多年了,没想到杨家村竟敢违背祖宗定下的约定。”

老人口中的杨家村和靠山村是两个相邻的村落,距离不是很远,大概在二百米左右。在靠山村老一辈的口中,一直有一个传说。相传在嘉庆年间,杨家村正在挖一口池塘,一个过路的地先生看了靠山村的风水后,摇头叹息了半响,留下一句偈语:挽弓射大雁,生死一线间,欲破生死局,喋血泣荒山。

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有的村民就问了,可是地先生摇头不语,临走时在村口的石碑上用朱砂留下一个“一……”字。

一是什么意思呢?一年,一月,一吊钱,一块铜板,还是一锭金子,没有人能够猜透地先生留下这个字的意思,哪怕是当时的秀才老爷也没有弄明白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丰收季节的到来,村民们很快将这件事情遗忘了。

直到一年后的八月,村子里死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,村民们这才意识到地先生留字的意思。小伙子死的很离奇,全身无一伤痕,更没有中毒的迹象,仵作随便怎么查都差不出死因,最后最后还是一个风水先生道出了其中玄机,他说靠山村是雁鹅地,杨家村的草塘是一把弓,塘口是箭,只要挖开塘口,拉弓放箭雁鹅必会受伤,靠山村必定死人。

这个说法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,一年后当靠山村再次有一个男人无辜死亡,村民们这才半信半疑的跑到草塘一看,塘口果然被人挖开,结果靠山村的男人们拿着锄头,扁担冲向那个村子,双方火拼了起来,死伤无数。

最后当地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站了出来,平息了这场争斗,并封住了塘口,从此这个草塘也就废弃了。

“将近一二百年的传说,老爷子这也太不靠谱了吧?”

“风水杀人,这也太扯了吧!”

“就是,如果风水能杀人的话,风水大师们岂不是能够当皇帝。”

村里的小伙子们纷纷站了出来,一个个抱着质疑的态度瞅着老人,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。可是没等小伙子们得意多久,就被各自的爷爷提着耳朵揪到一旁。

“老二,老三,老五抄家伙,我们去杨家村给老四报仇。”四狗子的大哥听老人这么一提醒,顿时怒火中烧,大吼一声带着自家的亲戚走出了院子。

不巧的是刚走出院落,就被老人当警察的孙子拦了下来。小伙子不愧是干警察的料,嘴皮子就是利落,一番政策攻势,再加上法律宣传,四狗子几个兄弟蔫了。

这时朱晨逸站了出来,提出要去杨家村草塘看看,老人很爽快的答应了。在老人的带领下,一帮人花了十分钟时间来到草塘。

“左圆右方,整体呈半弧形,塘口开在下方,这是那个狗日的设计出来的。”站在池塘边,简单的看了几眼,朱晨逸忍不住骂了出来。

草塘面积不是很大,几亩地,水面上长满了葫芦水草,乍一看和普通的池塘没什么区别。不过在懂行的人眼里就可以看出些门道,这个池塘完全是按照九宫八卦图像设计的,采用夺地气补自身的方法来弥补整个村子的风水格局。而塘口恰恰如一把带倒勾的利箭,每挖开一次就会夺得一分地气。

“先生,草塘真的有问题?”老人瞪大眼睛,表情严肃的问道。

朱晨逸点点头,将草塘的布局简单的说了一下,又指着不远处的塘口,道:“老人家你如果不信,可以去塘口看看。”

老人虽相信风水之说,同时也听过老一辈说过塘口的事情,但毕竟这是在新社会,很多看似悬乎的东西都被科学解释了出来,所以他秉着眼见为实的决心,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,走到塘口,一看之下目瞪口呆,封闭了快两百年的塘口居然被人掘开,清澈的水流慢慢的流向下面的农田。

随后赶来的四狗子大哥等人,咆哮一声:“狗日的,老子和你们拼了。”

“揍他娘的,不让杨家村的人长长记性,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。”

“哪来这么多废话,直接打进村子,找到挖塘口的家伙好好教训一顿就是了。”

随行的小伙子们听过朱晨逸的风水之说,再看到塘口大开,最后一想到四狗子的下场,众人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,一个个叫喊着往杨家村冲去。

“不许闹事。”警察小伙子再次站了出来,厉声训斥了一句。可惜这次没有取得任何效果,即使小伙子放出狠话,依然没有人听他的。

法制社会,打架斗殴,轻则抓起来,重则坐牢甚至枪毙。这个村民们都懂,但在死亡和判刑之间选择,所有人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。

看着杀气腾腾的村民们,警察小伙子连忙安排一个中年人去分驻所报案。做完这一切后,小伙子冷冷的望了朱晨逸一眼,大声的吼道:“你最好祈祷没有事情发生,否则你下半辈子就等着吃牢饭吧。”

朱晨逸大惊,连忙拉上张小花,一路追了下去。等朱晨逸和老人当警察的孙子赶到现场,地上躺着几个人,一动不动,一副死活不知的样子,其他人拿着手中的家伙,怒气冲冲的对视着,双方几十人就这么对视着。

也许是双方都有损伤,或者是彼此都没有讨到便宜,又或者是双方都怕把事情闹大。警察小伙子一来,众人还没等他开口,就放下了手中的武器,各自抢救双方的伤者。

通过一番交谈,朱晨逸这才了解到挖开塘口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由于天气较热,稻田需要灌溉,年轻人嫌从别的池塘取水太远,再加上他根本不相信挖开塘口会死人的荒唐事情,于是就挖开草塘。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