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1章 大开眼界

老者愁眉不展,唉声叹气。

没过多久,马车缓缓驶入凤阳城。

众官员掀开车帘,顿时被凤阳的景象惊呆了。

“我的天,这,这就是凤阳?”中年官员瞪大了眼睛。

只见眼前是笔直宽阔的水泥马路,路两旁的房舍一派崭新,百姓们个个面带微笑,和和气气。

“真是让人不敢相信啊,才多久没来,凤阳竟然变化如此之大。”老者喃喃道,目光中满是感慨。

“你们瞧那些民宅,修得多气派!跟咱们那些土房子比,简直是云泥之别啊。”瘦削官员惊叹道。

楚泽点点头,对众人道:“诸位大人,不好意思失陪一下。赛场那边还有些细节需要操持,在下先失陪片刻。诸位尽情畅饮,若有什么需求,尽管吩咐。”

一中年官员点点头道:“正是。我让手下挨村挨户地寻访,选出了骑车的好手。这些人啊,都是些淳朴善良的百姓,平日里埋头苦干养家,从没见过这等阵仗。”

“还是楚王爷有本事啊,这才叫会治理,会抓民生啊。百姓安居乐业,咱们这些为官的,不就图个这个吗?”中年官员情不自禁地感叹。

“说起来啊,咱们都亏欠百姓良多。瞧瞧人家楚王爷,多会爱民,多有政绩啊。”一个知府由衷地说。

众官员皆拱手相送。

“行了行了,咱们这不是来向人家学习的吗?”中年官员劝慰道:“这楚王爷年纪轻轻,就有如此作为,说明什么?说明只要用心,什么地方都能治理好!咱们回去好好琢磨琢磨,也给老百姓谋点福利,那才是真本事!”

“我也要勤政爱民,为百姓造福。”府尹信誓旦旦。

“是啊,人家百姓过得这么滋润,咱们那些地方,百姓还在为吃不饱、穿不暖发愁呢。”老者叹气道。

“自然是好生招待。”楚泽微微一笑道:“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,岂能怠慢?我已经命人安排好了,吃好喝好,还备了干净的被褥。”

刘铭心中一暖道:“王爷言重了。能有幸结交王爷这样的贤能,在下三生有幸啊。”

“走,先去官府报个到,咱们好好准备准备,一会儿见了楚王爷,可别露怯啊。”中年官员鼓劲道。

瘦削官员攥紧了拳头道:“回去后,我一定要向楚王爷讨教讨教,看他是怎么治理凤阳的。我那破地方,也该改改了。”

楚泽拍拍他的肩膀,笑道:“讨教不敢当,只是道道经验之谈罢了。改日有空,咱们再细聊不迟。”

说罢,楚泽款款离席。

众人闻言,皆露出赞许之色。

一众达官显贵济济一堂,个个身着华服,神采奕奕。

酒过三巡,众人的话匣子打开了。

“对对对,咱们这些为官的,就该向楚王爷学习!”众人纷纷附和。

几人你一言我一语,把对凤阳的羡慕与感慨,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他愧疚地垂下头,仿佛在反省自己的无能。

正说着,黎星匆匆来到楚泽跟前,附耳说了几句。

“为楚王爷,干杯!”众人纷纷举杯。

高渊感激涕零道:“那就先谢过王爷了。”

当天夜晚,楚泽在官府设宴款待各地官员。

一行人走在凤阳的大街上,听着百姓们的欢声笑语,看着周围一片祥和富足的景象,一个个羡慕不已。

“诸位,咱们来干一杯。”中年官员举起酒杯,豪迈地说道:“为咱们伟大的楚王爷,干杯!”

这番寒暄,让众官员倍感亲切,一扫往日的拘谨。
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畅聊起来。

小县令也不甘寂寞道:“唉,说得我脸红啊。我那穷山恶水的地方,百姓都还在受苦受累呢。跟凤阳比,简直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”

“回去后,我一定要狠抓民生,兴修水利,发展文教。”知府豪言壮语。

高渊受宠若惊,忙道:“哪里哪里,小县城寒酸,哪比得上王爷您的凤阳啊。说起来,还指望向王爷讨教讨教治理之道呢。”

楚泽哈哈一笑道:“好说好说。今日请诸位前来,一则是让大家见证这场盛事,二则也想借这个机会,跟诸位增进增进感情。大家都是为皇上分忧,为百姓谋福的,理当常来常往嘛。”

“据说你们这次参赛的骑手,都是从民间遴选出来的能人?”楚泽好奇地问。

于是,几人互相打气,鼓足了劲,准备在这次盛会上,一展风采,给楚泽留下深刻印象。

“刘知府,别来无恙啊。”楚泽拱手施礼。

楚泽又转向一旁的高渊县令道:“高县令,你那县城治理得还不错吧?可有什么需要本王帮衬的?”

“哈哈,这下他们算是出息了,能跟凤阳这些高手们同场竞技,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。”中年官员笑道。

宴会厅内华灯璀璨,觥筹交错。

楚泽一身绸缎长袍,气度不凡,他面带微笑,挨个与宾客寒暄。

旁边一个小县令插嘴道:“我那里也来了两个青年,据说骑车可快了,没准能拿个名次呢。诶,不知道楚王爷安排他们住哪儿啊?”

每个人心里,都憧憬着将来有朝一日,也能把自己的辖区,治理得如凤阳一般,成为一方楷模,让百姓安居乐业,让官府昌盛富足。

刘铭忙还礼道:“楚王爷海涵,在下蓬荜生辉,难得王爷盛情邀请,怎敢不从。”

他们暗暗下定决心,这次一定要向楚泽讨教治理之道,好回去把自己的辖区搞搞好。

旁边一个府尹感慨道:“就是。人家兴修学校,发展民生,关爱百姓,跟咱们这些只知道聚敛钱粮的,真是天壤之别。”

这楚泽王爷真是面面俱到,连参赛的百姓都如此上心,这等仁德,实在罕见。

“我更要改变作风,多与民同乐,少些权势欺压。”小县令也是斗志昂扬。

酒过三巡,众官员你一言我一语,尽皆豪情万丈,跃跃欲试。

他们似乎在楚泽的感召下,燃起了报效国家,造福百姓的热情。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